在談及奈及利亞的人工智慧採用時,我們不能忽視文化因素的影響。許多專家和業界人士常將這一問題歸咎於網路基礎設施不佳、缺乏資金及技術人力短缺等技術性難題。然而,Autogon 的產品行銷與合作經理 Mayowa Olutuyo 提出的觀點則指出,真正的障礙是文化。

Olutuyo 表示,奈及利亞居民通常不習慣於接受像人工智慧這樣具有顛覆性、帶來劇烈變動的技術。他指出這是由一種「安全感」文化使然:人們希望現狀保持穩定,抗拒變革所帶來的不可預測性。

在奈及利亞的商業運作中,也體現了這一文化現象。Olutuyo 認為,企業往往都是在系統已經出問題後才去解決,而很少主動打破現有運作以建立更優秀的系統,原因在於這種過程可能會帶來風險,看似不必要且具破壞性。

這種對變革的緩慢接納不僅延緩了技術應用,還加劇了其他常見問題。例如,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現有工作崗位,這在奈及利亞尤其明顯。管理階層也反對引入此類新技術,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地位會受到威脅,寧願選擇消極抵制,而非參與其中。

然而,某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讓部分行業開始嘗試接納 AI。金融業便是這樣一個典範。在金融業中,預防詐騙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詐騙對企業的存續構成直接威脅。而 AI 不僅是一種潮流,更是戰略需求。據悉,2024 年奈及利亞金融科技行業吸引了大量創投資金,佔總額的72%。這些機構願意承擔技術改變帶來的失敗風險,進而為全國的技術採用創造了一個可遵循的範本。

在沒有面臨催逼性變革需求的公司中,Olutuyo 採取了別樣的策略。他避免使用講求技術的詞彙來引發人們的抵觸心理,而是將重點放在解決具體問題上。他以簡單實用的語言說明產品帶來的結果,例如「降低詐騙損失」或「加速放貸審核」等。

重要的是他認為,國家政策方面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支援。但政府在開發這些有益的政策時卻常常缺乏對背後技術發展的認知。實質支援需要建立在充足的信息基礎上。

總而言之,在奈及利亞,人工智慧的應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,更是文化和人性問題。這一挑戰的解決不完全依賴於技術再進步,而是對於人們需求的更深入理解,有時需要面對那些早於數位時代就已經存在的觀念。Olutuyo 用戲謔的語氣說,有時候人們會對新的技術產生迷信般的恐懼,像是『怎麼會有機器回應你說話呢?』這就揭示了我們需要在文化層面進行思維轉變,理解這些新技術不再是迷信中的邪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