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稅風險重創美國市場策略
面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與高昂的產品進口關稅,許多品牌開始重新審視其美國市場的策略。以Loftie為例,這家以燈具和時鐘為主的品牌過去有95%的銷售額來自美國,但由於來自中國的產品要支付高達180%的關稅,這讓他們在美國市場的運營壓力巨大。
Loftie創始人Matthew Hassett表示,這樣的情況迫使他們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。公司決定增加海外市場的行銷力度,尤其是在歐洲,並且開始設計日本專用的網站,廣告也翻譯成多種語言,並逐步拓展到新加坡、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地。這一策略取得了明顯的成效,國際市場的訂單比例迅速上升至33%,而公司也實現了自年底以來的首次盈利。
國際市場成為新焦點
不只是Loftie,一些有強大美國市場基礎的品牌也開始將資源投向其他國家。Footwear Unlimited的CEO Pat Mooney指出,關稅的不確定性增加了運營成本,並影響擴展計畫和新市場的開發。此外,老牌珠寶盒及手錶上鏈器品牌Wolf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已停止向美國運送貨物,因應關稅變動及成本上升。
Simon Wolf,這家公司第四代負責人,表示儘管美國一直是其最大市場,但較高的關稅讓公司將資源轉向了其他市場,如澳洲、印尼、菲律賓與其他亞洲國家市場。他認為在美國市場面對不確定的同時,全球市場的增長潛力更大。
保持對美國市場的關注
儘管面對挑戰,品牌亦不願完全拋棄美國市場。像Wolf這樣的品牌雖然減少了在美的庫存補給,但仍保留了一定的銷量,並在未來關稅環境改善時重新進口新產品至美國。Loftie也在美國生產新產品,並持續推出適用於全球的技術,如包括睡眠教練、冥想和應用封鎖在內的程式功能。
這樣的策略不僅是對全球市場不斷擴張的反應,也是對美國市場需求的長遠競逐。不少企業人士相信,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展,保持美國市場基礎將是在復甦後佔據競爭優勢的關鍵。
展望未來
許多品牌目前正在重新配置其全球業務,並尋求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保持優勢。智慧的資源調整和戰略轉變使Loftie此類公司得以在新市場獲得立足點,並在面對經濟風險時依然保持業務增長能力。綜合考量美國市場的不可預見性,未來幾年 brands 在國外市場的動態策略將成為其長期成功的決定因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