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環境下,媒體代理公司如何說服廣告投放到多元化受眾?來自Horizon Media和UM的高層建議,應該提煉案例研究、量化機遇,並超越種族和民族,探索心理圖譜和文化心態。
觸及多元化受眾的原則
美國正快速朝著多元文化為主的社會發展,預計到2050年,幾乎1.5億美國人——即佔總人口的42%——認同自己為多元文化。多元化受眾對公司的增長至關重要。媒體代理公司告訴我們,這不僅是品牌未來發展的趨勢,也是在與現今及未來消費者建立關係。那麼媒體代理公司是如何與客戶交流的呢?
多元文化行銷的必要性
Horizon Media的多元文化副總裁Justin Rivera強調,廣告應首先注重於受眾,因為這關係到未來如何保障客戶業務的穩定成長。儘管許多客戶的多元文化支出目標在過去一年中並不是重點,但與多元化受眾保持聯繫的理論依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。未來的消費風潮必然是多元化的,客戶需要提前建立相關的業務關係。
來自UM的設計及多元文化高級副總裁David Queamante指出,多數客戶已經認識到,多元文化行銷是一種行銷功能,而並非招聘或公平性問題,他們理解這是一種從多元化人群中獲取更多收入的方法,而不需要再做多餘的說服工作。
挑戰與應對
然而,Queamante也指出,一些客戶因內部人員變動,缺乏推動多元文化行銷的倡導者,這增加了挑戰。甚至有客戶提供了五年內的數據顯示西裔是最具表現力的受眾,但近期又表示該群體表現不佳。他說,數字的驚人程度可能會令客戶卻步,例如,“20%的預算應用在西裔”等建議,對於於目前在多元文化行銷上毫無投入的廣告商是無法接受的。因此,UM採用了一套七步法,量化這些機遇,避開預算上的困境。
在提到預算制定,Queamante提到利用客戶自有的數據非常關鍵,例如,西裔在快餐消費上比非西裔白人高出20%,這樣的具體數據能讓客戶充分認識到多元化行銷的潛在價值。
多元文化社會中的行銷策略
面對日益多元化的社會,行銷策略上需要把重點放在不只是種族與民族,還應該關注心理圖譜和文化心態。這種方法的基本理念是“多元文化主義”,強調群體之間的相似性和互聯性,而非分裂。
在激烈的社會政治分歧時期,年輕一代正重新定義他們的身份,透過日益複雜的自選標籤來表達自己。Horizon Media的研究指出,文化認同不斷演變且是多面的,品牌需要超越傳統的分類方法,從心理特徵與文化心態上重新與消費者溝通。
多元文化的五種心態
Horizon Media的研究概述了五種文化心態,它們超越了傳統的種族分類,並指出消費者與品牌建立有意義關係的熱點:
- 雙文化者(29%):混合文化遺產與新影響,並積極參與社會議題
- 文化探索者(26%):透過數位媒體和旅行積極尋求其他文化
- 雙文化者(17%):在美國文化和祖先文化間穿梭,透過音樂、旅行和美食表現
- 文化消極者(16%):保持獨立和價值觀,且不懷有強烈的文化紐帶
- 單文化者(12%):深深連接自身的文化根源與傳統
在如此多元的環境下,品牌在與消費者接觸時應考慮這些心態,從而創造出既相關又有影響力的行銷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