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在面對塑膠廢料污染的問題上,一直在尋找創新和有效的解決方案。最近,一家名為Circular11的公司展現了一種獨特的方法,以回收塑膠創造出比混凝土更強的建築材料,讓人眼前一亮。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家公司是如何利用塑膠廢料,開創出一條新穎的環保建材製造之路。

解決塑膠廢料問題的創意解決方案

塑膠廢料長期以來侵蝕著我們的環境,對生態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。為了解決這個令人困擾的問題,Circular11創辦人Ben Gibbons和Connor Winter有了與眾不同的想法。他們在尼泊爾生活期間,目睹了人們因無法處理廢料而每日焚燒塑膠所帶來的健康風險,因而萌生利用這些廢料製造建材的念頭。

從概念到實踐:製造過程

Circular11的工藝主要涉及將塑膠廢料進行高溫加熱,使其液化後注入模具,這些模具能夠生產出形狀穩定的塑膠磚。每一塊磚大約需要使用1000個牛奶瓶瓶蓋的塑膠。模具灌滿之後,需要放在水槽中冷卻,然後才能取出固化的塑膠磚。這個製程大約需要六分鐘就能製成一塊磚。

環保利益與挑戰

雖然Circular11的塑膠磚強度驚人,但由於生產效率問題,使得它們無法大規模商業化。然而,這項計劃的象徵意義巨大,它不僅是解決塑膠廢料的有效途徑,也提升了社會大眾對環保產品的認識,並且改變了人們對塑膠廢料的傳統看法。

儘管目前未能推向大規模生產,Circular11並未放棄其環保使命。時至今日,公司已轉向製作塑膠花園家具、圍籬及花盆等,利用當地社區及回收中心的塑膠廢料進行生產。Circular11的產品不僅設計優美,其使用壽命至少可達30年,並且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應製造過程。

健康風險與環境影響

根據塑膠污染聯盟的報告,焚燒塑膠廢料會釋放致癌物質,提升罹患癌症、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免疫系統問題的風險。與此同時,當這些廢料進入垃圾掩埋場後,將釋放出甲烷等有害氣體,加劇全球暖化現象。若將塑膠廢料直接丟棄入海,海洋生態系統及此中的動植物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。

持續創新與發展

環保企業的努力不僅止步於此。Circular11持續擴展產品線,計劃推出更多類型的花盆、柵欄及圍籬產品,希望能以具創意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塑膠使用量。通過這些行動,Circular11不僅參與了塑膠循環經濟的創新發展,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一條環保與創新的未來之路。

總結來說,Circular11公司展現了一個新的希望,那就是透過科學創新將常見的塑膠廢料轉變為有用的材料,朝向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邁進一步,也激勵著更多公司及個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