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的投資環境中,投資詐騙案件頻頻發生,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案例莫過於 CBEX 加密貨幣投資平台的崩潰,這場崩潰使數千位投資者面臨巨大的財務危機。自稱為“中國北京股權交易所”的 CBEX 平台在 2025 年 4 月突然鎖定使用者帳戶,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震怒。

CBEX 的虛假攻略與投資者的夢魘

CBEX 平台以其所謂的“AI 驅動交易策略”為噱頭,承諾在30天內為投資者提供100%的回報。然而,這一承諾僅僅是一個障眼法。該平台吸引了大量使用者,這些使用者來自不同的社會與經濟階層,有些人的損失高達數萬美元。CBEX 假借以貧困減緩計劃之名,成功上架至國營媒體,使其外表看起來充滿可信度。

根據加密貨幣專家 Taiwo Owolabi 的說法,CBEX 的運作模式非常經典,但卻是典型的龐氏騙局。使用者通過 TRX 錢包支付,而這些款項會立即被轉移至其他貨幣,最終用於填補其他使用者的提現需求,根本沒有“AI 交易”。當使用者嘗試提現時,他們拿到的其實是其他人的存款。

專家在平台崩潰前就曾提出警告,指出 CBEX 存在諸多問題:

  • 不切實際的每日 1.5% 的回報承諾,折合月利率高達45%
  • 聲稱交易信號準確率達99.8%,而事實上即便是專業交易員的成功率也平均為4至7成
  • 多個網站無明確所有權結構
  • 不存在官方應用商店,需通過 APK 下載
  • 創始人資訊不透明

社會的憤怒與監管的反應

該事件引發了台灣民眾的廣泛憤怒,許多受害者衝入位於 Seliat Bus Stop 的 CBEX 辦公室,進行了大規模的抗議與搶掠。受害者們的一些經歷也在網上分享,如一位在海外工作數年的女性失去了存下的1,000美元。

台灣的證券交易委員會早已針對 CBEX 發佈警告,該平台並未在委員會註冊,根據 2025 年新通過的《投資與證券法》,這屬於不合法行為,並面臨高達十年的監禁與罰金。

傳統龐氏騙局的新帷幕

CBEX 的崩潰再度證明了龐氏騙局持續進化的事實,儘管其利用了“區塊鏈分析”和“AI 加密交易”等高科技詞彙進行包裝,但核心操作依然如過去的 MMM、Twinkas 和 Racksterli 等騙局,區別僅在呈現方式和投資者的吸引手法。

台灣金融專家呼籲民眾在投資任何平台之前,應仔細核實其在金融監管機構的註冊狀態,避免因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風險。

CBEX 事件的發生,提醒著我們在金融投資市場中,凡是看似過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。當台灣的投資者逐漸面對更複雜的市場時,培養金融知識與謹慎投資的精神顯得尤為重要。